图强教育网>福州培训学校>福州小码王少儿编程培训学校欢迎您!

课程导航 更多>

资讯动态

SCHOOL DYNAMIC

现在努力,将来就能轻松了:父母“延迟满足”的嘴,就是骗人的鬼

我们从小都被延迟满足过,长大后才发现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,


现在,我们是不是又在用同样的方式,糊弄孩子呢?


——写在前面


所谓延迟满足,其实是禁止满足

“上学时候不要谈恋爱,将来大学毕业你有的是机会去谈”;

“如果你高考考好,我就给你买最新的苹果手机”;

“现在你只要好好学习,以后有一辈子时间去玩”;

“只有现在吃学习的苦,将来你才不会吃生活的苦”……

这些话即使你没有说过,也一定听过很多次。

从小,我们都被父母教育,小时候要好好学习,要忍得住寂寞,将来才有好日子过。

终于我们长大了,来到了“将来”的时间节点,却发现自己依然在吃生活的苦。

原来,父母口中的延迟满足,重点不在于满足,而在于“无限拖延”。

那些“将来”能做的事情,我们逐渐发现都是骗局。

童年被延迟满足的那些事,都变成了长大后的报复性补偿。

有网友说,上大学以后再也不读书了,天天睡大觉,这就是在自我延迟满足。

因为小时候不允许吃零食,自己赚钱之后,疯狂吃零食和外卖,这就是报复性补偿。

image.png

我们有多少人,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那些需求,都在用报复性补偿的方式弥补自己?

需求本身没有对错,都是合理的。

那些被压制的需求,不会凭空消失,只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,井喷式爆发。

延迟满足确实有一定的意义,只不过大多数人对它进行了错误的诠释和应用。


2、

关于延迟满足,我们都误解了

关于延迟满足,来源于一个有争议的棉花糖实验。

斯坦福教授米歇尔为了研究孩子的自控力,做了一个小实验。


他们找来600个小朋友,在他们每个人眼前都放一块棉花糖。


并且告诉他们:如果你现在不吃它,20分钟以后你可以再得到另一块棉花糖。


结果有的小朋友连30秒都等不到,就赶紧吃了那块棉花糖。有的孩子急的抓耳挠腮,然后坚持了3分钟。只有30%的小朋友,坚持到了20分钟的到来。


后来,心理学家对其中50名小朋友进行了多次跟踪调查。


孩子们到了上高中的年级,调查结果发现,那些不擅长等待的孩子,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,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。


米歇尔教授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发表了一篇论文,并且提出了孩子成才的一项关键性因素——延迟满足。


大部分人对棉花糖实验的理解,也就到此为止了。

对此得出的结论是——延迟满足能提升孩子的自控力,自控力强的人拥有更好的未来。

所以父母会尽可能用推迟的方式,阻止孩子即时满足。

孩子哭了先不哄,等一会再哄;孩子想吃蛋糕了先不吃,写完作业再吃;孩子想要一个新裙子先不买,过两个星期再来买。

似乎只有延迟了,就万事大吉,就锻炼了孩子的自控力。

延迟满足其实有两个关键因素,一个是奖励一定会兑现,另一个是奖励会更加丰厚。

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说,棉花糖实验的核心根本不是延迟,而是给了人们一个更好的选择。

可我们现实生活,却往往与实验不同。

现在不吃蛋糕,忍着饿一会再去吃,难道一会能吃两块?

现在不玩游戏,将来就有好的未来,谁又能保证将来的事呢?

我们心知肚明,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。

所以我们的延迟满足,根本就是在欺骗孩子,欺骗自己。


3、

与意志力有关的,根本不是延迟满足

棉花糖实验,相当于一个什么事呢?

你一个月挣5000块钱,如果你这个月不拿工资,下个月就可以拿15000。


如果这个结果的可以兑现的话,那么相信大多数人,都会选择延迟满足。


但是,事实情况却是,你这个月不拿工资,下个月还给你5000。


或者,这个月你不拿工资,下个月你拿15000,但是有可能老板跑了,你血本无归。


这个选择的背后,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自控力,而是孩子如何看待未来,如何信任未来。

事实上,米歇尔教授和她的团队一直都在寻找棉花糖实验的答案,寻找影响一个孩子延迟吃棉花糖的因素。

在多年的探究中,她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思考。

她提出:棉花糖实验并不是为了测量孩子的意志力,而是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。这个实验是迫使孩子找到一种方法,一种更利于自己的方法。

人都是趋利避害的,孩子不管是吃一块糖,还是吃两块糖,都是做出了有利于自己的选择。

后来实验人员又对低收入家庭做了一下这个实验,发现这些家庭的孩子延迟享受的能力,明显低于普通人家的孩子。

原因很简单,因为这些孩子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得到第二块糖,他们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,父母给出的承诺很多,兑现的承诺很少。

每次父母说下次,都意味着他们在耍赖,在糊弄。

面对现在摆在眼前,随时可以满足的糖,和远在天边可能永远没有的糖,他们的选择完全是合理的。

至于未来,他们无法相信。

唯有抓住现在的享受,才能够满足自己。

这就相当于这些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老板不靠谱的公司,你告诉他们这个月不拿工资,下个月能拿15000,他们才不要相信这个大饼。


image.png

是增加选择,而不是压抑满足

父母表面上说是延迟满足,有时候根本就是不想满足。

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,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。享受生活这件事,本身就是有罪恶的。

一位网友说,高考备考期突然想吃榴莲,父母说万一没考好将来还得花我们的钱,别吃了省省吧。

结果他考的很好,然后父母给他买了一整个榴莲,摔在他面前告诉他“一百多,好好吃个够吧。”



像这样的事情,父母根本不是为了延迟满足,也不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,就仅仅是见不得孩子享受高档水果。

其实不管是面对孩子,还是面对自己,每当想要延迟的时候,都不妨问一下自己这三个问题:


第一,我是在推迟,还是增加选择?

延迟的结果,到底是比现在更加丰厚,还是与现在不同,亦或是根本没有什么结果。

与其单纯地推迟,不如给孩子增加一下选择。

比如孩子睡觉之前想要吃巧克力,这明显对牙齿不好。

那么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选择,你可以现在吃一块,但是要非常认真的刷两遍牙。也可以选择明天白天再吃,那时候就可以吃两块。


第二,当满足被延迟时,如何帮助孩子面对诱惑?

在棉花糖实验中,有的孩子一直盯着棉花糖,也有的孩子在房间踱步转移注意力。

很明显,盯着诱惑的孩子,往往禁不住诱惑。

那么我们的孩子呢?

我们在延迟满足的时候,有没有跟孩子说一句“我知道这诱惑很大,我来教你怎么做”。

就像我们很难把手机从孩子手里拿走,也很难管住青春期的孩子偷尝禁果。

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欲望,却没有生出控制欲望的能力。

仅仅是延迟,而没有丝毫满足,根本不能给孩子任何帮助。

我们应该做的,是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诱惑中抢过来,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“延迟期”。


最后,我们的延迟,是有意义的吗?

有一位网友说,她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姥姥做了一顿非常好吃的红烧鱼。

可是爸爸却把她从饭桌前抱走,理由是还没有给她检查作业。

漫长地等待,爸爸终于检查完作业,而她再也尝不出红烧鱼的美味。

image.png

我们生活中,又有多少这样的时刻?

看到孩子享受的时候,就总觉得心理不舒服。而这些时刻,延迟似乎真的没有意义。

我们绝对不是提倡,孩子要什么给什么,绝对不是呼吁即时满足。

我们最终要做的,是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选择,以及帮助孩子度过诱惑时期。

绝对不是——看你满足我就不顺眼,让你难受是为了锻炼你,不敢满足是因为你不配。



以上就是"现在努力,将来就能轻松了:父母“延迟满足”的嘴,就是骗人的鬼" 内容,更多精彩请进入 动态资讯 栏目查看